熒光溶解氧電極是一種基于熒光quenching原理(熒光淬滅效應)測量溶解氧(DO)濃度的傳感器。它通過測量氧氣分子與熒光染料的相互作用來反映溶解氧的含量。正確的校準方法及其誤差分析對于確保測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
一、校準方法
1、零點校準:
零點校準是通過將其浸入無氧的環境中來進行的。這一過程常常通過將其放入氮氣或其他不含氧氣的氣體中,或者通過化學方式去除溶解水中的氧氣來實現。此時,熒光信號應為低值,零點校準主要用于去除可能存在的系統偏差或校準漂移。
2、跨點校準:
跨點校準通常通過將其浸入已知溶解氧濃度的標準溶液中來進行。這些標準溶液的溶解氧濃度可以通過將溶液暴露在空氣中進行飽和,或使用已知溶解氧濃度的溶液。通過測量在該溶液中的熒光信號并與標準濃度的氧氣進行比對,進行跨點校準,確保能夠準確反映不同氧氣濃度的變化。

二、誤差分析
盡管熒光溶解氧電極在設計上具有較高的精度,但在使用過程中仍然可能會出現一些誤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溫度誤差:溫度變化是影響溶解氧測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溫度的變化會影響溶解氧的溶解度及熒光信號的響應。若沒有良好的溫度補償,可能會導致測量值偏高或偏低。為避免此類誤差,應該定期檢查溫度傳感器是否準確工作。
2、電極老化:雖然比傳統電極壽命長,但長期使用后,熒光探針可能會受到污染或磨損,導致其響應速度減緩或信號靈敏度下降。此時需要對其進行校準,或定期更換熒光探針。
3、氣泡影響:在測量過程中,如果溶液中存在氣泡,可能會影響熒光信號的穩定性,從而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因此,在使用時,應避免溶液中出現氣泡,確保測量環境的穩定。
4、電極的污染:電極表面可能會受到溶液中的有機物、懸浮物等污染,進而影響熒光探針的信號傳遞。這種污染可以通過定期清潔表面來減少,但也需要定期檢查清潔度。
熒光溶解氧電極作為一種新型的溶解氧測量工具,具有較高的精度和穩定性,但正確的校準方法與誤差分析仍然是確保測量準確性的關鍵。通過進行零點校準和跨點校準,可以有效減少系統誤差,同時,考慮到溫度、壓力等外界因素的影響,采取適當的補償措施,能夠進一步提高測量的可靠性。